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上完這堂課,世界都會聽你的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上完這堂課,世界都會聽你的
📖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

你是否曾經在職場上不敢開口要求加薪?在商場購物時,覺得自己買貴了?或是在與家人朋友溝通時感到 frustrated,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以上任何一個問題你的答案是「是」,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它會提升你的談判技巧,教你如何「爭取更多」。

▍這本書在說什麼?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一度看成是「華盛頓學院」,結果仔細一看才發現是「華頓商學院」。無知的我,還特地去科普一下,才知道這所學校竟是與哈佛並列為全美最佳商學院之一。更驚人的是,股神巴菲特、美國總統川普,以及馬斯克這些名人,都曾在這裡就讀過!!!

回到本書,這本書的作者 史都華.戴蒙(Stuart Diamond)教授,他是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教授,他的課程不僅注重理論,更強調實際演練,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技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進而提升談判能力。戴蒙教授將他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轉化為文字,濃縮在這本書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搭配四百多則豐富的案例和故事,為讀者揭開談判的神秘面紗。

💡 談判的目的是「得到你想要的」。 The purpose of negotiation is to get what you want.

作者強調「談判」並非只是商業精英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 essential skill。他主張談判的目標是「得到你想要的」,並提出「以人為本」的談判哲學,強調談判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對人性的掌握

書中涵蓋了 12 種談判技巧和工具,這些技巧並非僅限於特定的談判場合,而是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生活情境中。戴蒙教授將這些技巧分為「原則篇」和「情境篇」兩個部分,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掌握談判的精髓。

💡 卓越的談判者是後天養成的,不是天生的,卓越來自於專注和練習。 Great negotiators are made, not born; excellence comes from focus and practice.

最後,這本書的核心目的是幫助我們「爭取更多」,但並不是要我們變得貪婪或自私,而是要讓我們學會如何有效地溝通、建立關係、解決問題,最終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自己的目標。

▍以人為本的談判思維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職場或生活上的一些商業交易,我們很常急著把目的或需求不加以修飾好無保留的說出來,如果這件事情只是單方面的買賣,那這種方式沒太大問題。

但更多時候,我們的情境是一種雙方要達成共識的交易,比如與供應商協商,或是買房、買車等重大決定。

這其中有兩個可以去反思的問題:一是我們在還不清楚對方的狀況下先揭露了我們的目的,通常這種結果非黑即白。另一是在還沒與對方建立好基礎的關係下,就直接進入談判的重點,這樣容易讓對方產生防備心理,降低了達成共識的可能性。

而這一切都回歸到一個重點,談判的關鍵是「」,想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先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需求和行為模式

💡 談判不是等雙方坐下來才開始,而是從最初接觸的時刻就已經開始。 Negotiation begins not when the two parties sit down, but the moment they first connect.

書中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賽門每次去水果攤購買水果時,老闆都會多送他幾顆或算他便宜一點,他的朋友就相當好奇的問他是做了些什麼事情?

賽門說道,一般人挑水果都會跟老闆嫌這個不甜那個不好,而他則是先稱讚老闆的水果看起來很新鮮,以正向的方式讚美。

這故事雖然很簡單,但賽門運用書中「情感連結」的方式,拉近了與老闆之間的距離。這種情感交流,會讓雙方互動更為輕鬆,甚至在沒有明說要求的情況下,也能得到意外的好處。所以很多時候,決定一個談判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建立。

💡 你必須把自己想成談判中最不重要的人。把角色互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試著讓對方也站在你的立場思考。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認為,談判的成功與實質身分有關,像是我是財務專家、醫師或律師等。

但研究顯示,達成協議的關鍵有超過一半取決於談判者之間的關係,像是雙方是否互相信任、是否願意聆聽對方想法。至於談判流程和事實,這些反而只是談判的其中一項要素。這個發現改變了我原本的認知。

▍循序漸進的談判藝術

理解「談判」本身其實就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最重要的是以人為中心後。

接下來,應該先從簡單且可以立即解決的問題開始。這就像建造一座大樓,我們需要先打好地基,再一步步往上蓋。

這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實際上我們經常在一開始就試圖解決最困難的問題。讀到這又讓我停頓下來思考,原來我們一直認為直截了當的開門見山做法,在談判高手眼中反而是籌碼最少、失敗率最高的方式 XD

所以在談判中採用「漸進式策略」時,比較好的做法是先處理簡單且能立即解決的問題,讓雙方快速建立信任基礎的同時,也為後面更具挑戰的議題鋪路,降低談判失敗的風險。

還有一項在循序漸進的談判技巧中,很重要的觀念:信任是加分項,但它不是必須的

回想一下,我們對熟悉的人通常會比較容易放鬆警惕。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詐騙案例會利用這個心理 — 先以噓寒問暖來拉近關係,讓對方卸下心防,等時機成熟再下手。

很喜歡書中引用美國總統雷根所說:「信任,但要查證。(Trust, but verify.)」。

漸進式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信任不足的情況下發揮作用。我們先先釋放一些有限的資訊或價值,觀察對方是否回應善意。如果對方的回應值得信賴,再一步步深化合作。

這樣的方式,不僅能降低被欺騙的風險,也能避免一開始就投入過多籌碼,導致自己陷入被動。

💡 談判並不是上法庭做證,你沒有義務揭露所有資訊,然而,也別刻意隱藏些什麼。

▍目標導向的談判策略

這本談判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戴蒙教授在每堂課結束時,會要求學生實際運用剛學到的談判技巧,像是跟店家談折扣、買披薩,甚至是購買精品。然後不論這次採用的策略是否成功,都要透過回顧去反思有哪些地方可以在調整或做的更好。

透過這樣的練習,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像是在「耍手段」,但隨著經驗累積,你會逐漸掌握如何在談判中,學會如何讓雙方都在愉快的氣氛下達成目標。

💡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接受不同觀點,你必須從他們已知觀點著手,而非你的「事實」。

這裡要提到的就是談判的另一個關鍵核心:目標,也就是你希望完成的事情。

設定目標時,我們需要思考的不僅是「我想要什麼」,更要考慮「對方想要什麼」。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我們在談判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共同利益。

在確定目標後,就要持續提醒自己:「我的行動是否有助於達成目標?」這點超級重要,常常這樣自問,可以幫助自己受到情緒干擾時,把自己拉回目標。

💡 提問通常會幫你取得資訊,給你題材自由發揮,提問是把焦點放在對方的身上。

最後,在談判過程中,提問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提問能幫助你取得更多資訊,給你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將焦點轉移到對方身上,促使對方感受到被重視。

後記:談判不只是技巧,更是態度

讀完這本超厚紮實的談判課,書中理論與搭配實例滿滿的乾貨分享,算是讓我對「談判」這件事有了另一層新的見解,它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回顧我們生活周遭,我們每天都在與不同人接觸,做不同的決策,這些背後其實都可以說離不開談判。

而如果要用一句話詮釋整本書的精華,我認為是「爭取更多,但不是要爭取一切」。談判的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追求完美。

套句書中戴蒙教授對於理想的談判智慧: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共贏;不是為了壓制,而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一時的勝利,而是為了長久的合作

最後,我自己是計畫能將這套方法,在未來職場或生活上的有機會就練習嘗試看看,畢竟理解跟實際執行有段距離,唯有執行後再產生的新理解,這種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

💡 每次碰到的上限,都是一個新的底限。 Every time you hit the limit, it becomes a new baseline.

筆記:談判的 12 項核心技巧

戴蒙教授總結了 12 項談判技巧,這些技巧可以被視為談判的工具,需要根據不同的情境和目標來靈活運用:

  1. 目標至關重要:在談判前必須先確立自己的目標,並在過程中不斷檢視自己的行動是否朝向目標邁進。

  2. 以對方為主:將焦點放在對方身上,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並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3. 動之以情:透過同理心、讚美和關懷等方式與對方建立情感連結,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進而提高談判成功的機率。

  4. 因時因地制宜: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談判方法,每個談判情境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根據當時的人、事、時、地、物來調整策略。

  5. 循序漸進為上策:不要一次要求太多,而是將談判目標分解成多個步驟,逐步引導對方接受自己的提議。

  6. 交換評價不相等的東西:找出對彼此重要但價值觀不同的東西進行交換。

  7. 運用對方的標準:找出對方認同的標準,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談判。

  8. 保持透明、建設性,但不操弄:談判要誠實、真誠,不要欺騙或操弄對方。

  9. 隨時溝通,開誠布公,表述願景:保持溝通暢通,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試著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10. 找出真正的問題,化問題為機會:深入探討問題背後的原因,並將問題轉化為談判的機會。

  11. 接納彼此的差異:尊重彼此的差異,並將其視為創造更多可能性和機會的契機。

  12. 做好準備:列出清單並事先練習:事先做好準備,並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談判策略。

#閱讀筆記 #B107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