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標題認為學習是有一套速成法,那必須很誠實的告訴自己:學習,從來就不簡單。
作者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他使用一套特別的學習法則,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西、葡、中、韓四種語言,一年內完成MIT四年課程。這些自學計畫的紀錄完整公開在個人部落格上。
他把這些自學方法歸納成這本書中的九個學習法則,稱之為「超速學習」。套策略與方法是一系列的指導方針,而不是絕對規則。
💡 超速學習:一種獲取技能與知識的策略,兼具自主性與高強度。
這本書讓我有點小震撼的是,最先使用「超速學習」這個說法的人是《原子習慣》的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在這本書的導讀中特別提到,自己就是用這套方法才寫出這本經典之作。
作者提出的「超速學習」是種乘法思維,就是透過新的學習方法,獲取新的理解能力,是「學習如何學習」的技巧,這裡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學習上的捷徑並不是簡化學習的內容來超速,而是從學習的方法上超速,同時維持住學習的品質。
在書中作者除了用自身做實驗外,也訪談了許多熱愛學習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明確且強烈的學習動機。這也呼應了書中說講的,想要超速學習,需要很強大的動機,因為經過拆解分析後的學習,保證有效,卻不保證快樂輕鬆。
套用在學習上,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需要一個很強大的驅力,才能把自己推過最辛苦的那一段。
而作者主張的超速學習是一種策略,一種自主學習。重點是你如何決定要學什麼,以及為何要學、學習的主導者是誰,而非在何處學習。就超速學習而言,深刻且有效地學習事物永遠是最優先考量。
💡 真正的學習,是直接做你想變成擅長的事時才會發生。
而書中提到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遇到三個困難:拖延不開始、無法維持專注度、低效甚至無效的專注。
要擺脫這些困擾,作者歸納出學習的9大法則,與5個執行步驟,交織而成一個有系統的學習框架。書中的這套策略與方法,是一系列經過實戰的指導方針,也點醒了我對於學習這件事上很多錯誤的觀念,整本書滿滿的乾貨。
在介紹書中提到的學習方法前,先說一段自己看了很寫實與有深刻感觸的段落:「再見,平庸世代」。
資本化的經濟結構加速了富人與窮人的差距,加上AI的崛起,很多專家都提醒了一個現象「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消失」,在中階技能工作消失的情形下,有基本的教育水準、每天努力工作,已不足以讓你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你需要前進到不斷學習的高技能組,否則你會被推入底層的低技能組。
而另一個現象是中產階級工作被AI人工智慧大量取代的時代正在發生。已有諸多現況證明,未來十年內,有四十%的工作會消失。換句話說,你曾經在學校學習到的謀生技能,都不足以讓你在職場上勝出,唯一能取而代之的是,你必須擁有高超的適應能力,而超速學習就是其中一種最具積極性、學會新技能的強大能力。
💡 業界的快速改變,也代表專業人士需要不斷學習新技巧與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這也呼應到本書提的核心精神,面對消失的工作,超速學習是你最強的生存技能!先不論是否每個人都需要超速學習,但對於持續學習,有幾個理由是作者想告訴大家:
第一個理由是為了你的工作。
快速學習困難的技能,比在工作上平凡地苦幹實幹多年,具有更大的影響力。無論你是想轉換工作跑道、接受新挑戰,或加速你的人生進展,超速學習都是一套有力工具。
第二個理由是為了你的個人生活。
你感到最幸福的時刻不會來自做簡單的事,而是發現你真正的潛力,並克服你的自我設限。
學習一項困難技能的真正動機,往往才是驅使你義無反顧、全心投入的關鍵。
💡 積極且重視效率的超速學習者,將會是精通新科技的先行者。
本書共提出九個普遍法則,構成了超速學習計畫的基礎。每一個法則都體現出一個成功學習的特殊觀點,這九大法則分別是:
後設學習:先畫一張學習地圖。
一開始先學習如何學習你想進行的主題或技能,去弄清楚如何做好研究,以及如何利用你過去的能力,讓學習新技能變得更簡單。
用三個問題問自己,「為什麼?」 瞭解學習動機; 「做什麼?」 確定所需知識與能力; 「怎麼做?」 選擇適合的資源、環境與學習方法。
用兩個法則判斷效益,百分之十法則:投入預期學習時間的百分之十,確保不會遺漏其他選項。報酬遞減與邊際效益計算:隨著學習的進展,持續進行後設學習研究和評估,以不斷提升後設學習能力。
專心致志:把刀磨利。
培養專注的能力,可以助你在專注於學習時騰出更多時間,更容易放手去做。
學習擺脫專注度上常遇到的三種困難:無法開始專注(即拖延)、無法持續專注(即分心)及無法做到真正的專注。
直截了當:走最短的路,勇往直前。
透過實際去做你想擅長的事來學習,不要用其他比較方便或舒服的任務來取代。書中提出了幾種直接學習的具體方法:
反覆操練:直擊你最大的弱點。
要堅決改善你最大的弱點,把複雜的技能拆解成一個個小部分,然後精通每一部分,再組合起來。
超速學習者常使用的方法是先直接學習技能,將其應用於實際情境中,然後分析技能並獨立出需要加強的部分,最後回到直接操練並整合所學到的東西。這樣做有助於解決學習轉移障礙,將獨立學習的技能整合到更複雜的環境中。濃縮彙整書中提的幾個方法:
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
練習提取記憶的重點是找到對的中間點:久到足以深刻記住任何被提取的資訊,又不致久到忘掉一切。
測驗不只是評估知識,也是創造知識的方式。在你覺得有信心之前就自我檢驗,然後督促自己主動回想,而非被動複習。自我測驗為何有效的另一個可能解釋,就是回饋。
意見回饋:別閃避重拳。
回饋是嚴厲且不舒服的,要懂得如何利用它,別讓你的自尊心妨礙了你。從雜音中萃取出訊號,如此你就會知道哪裡該注意、哪裡該加以忽略。
保留記憶: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
要了解你忘記什麼與為何忘記,要學習不只是現在記得、也要永遠記得事情。
培養直覺:先深掘,再累積。
透過遊戲以及對概念與技能的探索,來培養直覺。去了解「理解」是如何發生的,別仰賴廉價的記憶法把戲,來逃避深入理解事物。
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
這些法則都只是起點,真正的精通不僅來自遵循他人走過的道路,也來自探索他人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
💡 學習的核心,在於開拓視野、看見之前看不到的事物,以及認出原本不知道存在於自身的能力。
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一套超速學習計劃,可做為參考,下面將這五大步驟提及的一些關鍵重點列出:
步驟一:深入研究
步驟二:安排時間
步驟三:執行計畫
步驟四:檢視成果
步驟五:選擇維持或專精所學
讀完這本書,才真的發現自己以前在求學時都沒有清晰的學習地圖,也完全不知道學這項新事物的目的是要幹嘛,有些時候更是不知道要如何把它應用在實際狀況中。
就好比大學時念的微積分,當年看著原文書,別說看得很辛苦了,更是無法理解學這些能夠幹嘛,所以導致學習動機低落,這樣的學習不僅沒有效率,而且也是浪費時間。
出社會後,只能說慶幸這幾年有持續的閱讀與學習,但也是因為看得越多就會知道自己懂得越少。只能慶幸地告訴自己學習永遠不嫌晚,如果能早點知道這些方法,或許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 被動學習能帶來知識,主動練習則帶來技能。
書中作者提出的每條背後都有相當紮實的實務基礎做支撐,而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包括我自己也常常忽略了「後設學習」的重要性。用瓦基在閱讀這本書所彙整的一張圖做為超速學習的總結,透過這張圖幫助自己未來做記憶題取使用。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超速學習的優點,能夠加快你原有工作的發展、轉換工作跑道,以及在充滿競爭的世界裡培養出隱藏優勢。
#閱讀筆記 #B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