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是一本結合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和心理諮商的經典作品。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是一名心理學研究學者和心理諮商師,書中運用動物間的故事,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跟互動,帶我們認識「心理諮商」背後的理論。
故事主角蛤蟆先生,原本是憂鬱、自卑、軟弱的蛤蟆先生,如何透過心理諮商的引導,重新走上獨立、自信、充滿希望的嶄新生活?
整本書主要探討的是「抑鬱症」諮商的過程,讀者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著故事中的心理諮商師蒼鷺,透過給蛤蟆先生的十次溝通對話中,引導主角兼憂鬱的當事人蛤蟆,深入探索他的童年記憶,讀者可以從中理解到非常多諮商與心理學的入門概念。
這本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將心理學知識(自我審判、兒童/父母/成人的自我狀態、情商等)融入故事情節,對於心理諮商完全沒有概念或好奇的我,在作者的引導下也有一種一起被諮商療癒的感受。如果要用一句話描述看完這本書對心理諮商的想法,我覺得是:
💡 心理諮商是一段令你痛苦的「蛻變」過程。
諮商過程引發的觀念一開始可能令人害怕、抗拒,因為它們往往威脅到你的心理平衡。本書的焦點都在諮商對話啟發了當事人一連串的心境轉折,通往深層蛻變的過程往往是痛苦,因為我們要改變的往往是自己不喜歡的樣子。而要達到行為和態度的轉變是需要付出努力、勇氣和毅力的。
自己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心理諮商,頂多在一些影劇中片段的看過,雖說我們這年代相對於父母那年代對於心理諮商已經相對沒有這麼刻板印象,但對這領域還是會感到些許的好奇與畏懼。
透過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探索心理諮商這有趣的領域,初步了解到諮商過程從來都不是心理師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心理師陪著你一步步探索自己,慢慢摸索出擺脫痛苦的辦法。
這過程也需要一段時間,每一個人的問題都是經由長年累月的累積,當然不可能我們會談一兩次就可以完全翻轉,通常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漸漸看到自己問題的根本。
💡 心理諮商向來是個自發的過程,只有你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
這讓我意識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很習慣把自己「整理好」再去面對大家,但在諮商中反而是要褪下武裝的過程,而談論感覺就是一種褪下武裝,露出真實自我的過程。
對於心理諮詢,事實如何從來都不是重點,而是我們怎麼去看待這件事?而這件事又引發我們什麼樣的感覺?這些才是充滿意義的細節。
書中將一個人會存在的心理狀態分為三種,分別是:兒童的自我狀態、父母的自我狀態、成人的自我狀態。
在這三種自我狀態中,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童年的記憶,竟然會對於長大後得我們有這麼深遠的影響,書中對於童年的行為是這樣描述的:
嬰幼兒時期雖然無法理性或有意識地思考,但為了生存下去,我們會從經驗中學習並發展出一套行為模式來面對父母或他人。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這些行為模式逐漸成為自我的核心,很大程度影響了我們往後人生的每個選擇與反應。
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即使是成年人的我們,遇到某個與幼兒時經歷的類似場景時,就會激發出過去學習到的行為模式,那些感受與行為讓我們自動進入兒童狀態做出反應。
💡 了解你的童年就是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心理諮商不是個愉快的對談過程;你可能要去觸及那些令你感到痛苦的情感、想法或回憶。不過當你願意投入越多,你越能從心理諮商中獲益。
而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所有你認為的是一件小事,背後都可能引發很多重要、對人生有深遠影響的問題。就如同蛤蟆因同年父親不允許他哭的規則,實則影響了長大後壓抑的個性。
活到這把年紀,還是會因為一些事情讓情緒受他人影響,在調適的過程也慢慢明白一個道理,就如同書中的蒼鷺所說,所有情緒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生氣或悲傷。其他人或許會試著影響你、說服你,但歸根究柢,還是自己決定與選擇要有什麼感覺。
💡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得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些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
#閱讀筆記 #B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