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全世界的人》這是本講述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書中講述的不是NIKE成功後的管理哲學,而是最早期創辦時,憑藉對跑步的熱愛而創業,從依賴代理商與日本人打交道時險被併吞,到數次的資金周轉瀕臨破產甚至因存款過低被銀行拒絕貸款,以及人際之間的相處扶持與最難避免的遭受背叛等精采過程。
書中沒有教條式的告訴你管理學、行銷學守則,而是透過平實的文字,以時間軸的方式鋪陳,讀完很像看了場精彩的電影。讀到最後菲爾・奈特會告訴你要創業成功的第一條守則就是:創業熱情,並且找到自己的「志業」。看完他的故事,你才會對NIKE的品牌精神理念「不只是Just do it,而是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有所共鳴。
讀完這本書,我從菲爾・奈特身上學到與體悟到的三件事情:
菲爾給年輕人的建議,要突破安於現況的心態,除了堅持「信念」之外,要追尋自己的「志業」(Calling)。他是這麼說的:「我想告訴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要為了一份工作或者職業而安逸下來。去尋找內心的志業,即使你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找就對了。如果你追尋志業,疲憊會容易忍受,失望會化作燃料,阻礙的高牆將不再那麼高不可攀」。
菲爾除了自己對鞋子與跑步的熱情外,有段在描述菲爾到台灣找代工廠時的經歷也十分有趣,他說到在台中以南的斗六小鎮裡,我們找到一間看來頗有希望的工廠。它叫豐泰,是由一個叫王秋雄的年輕人管理。工廠小但乾淨,充滿正向的氛圍,王秋雄也一樣,是個為他的工作場所而活的「鞋痴」。也住在那裡。當我們注意到工廠旁有個小房間寫著禁止進入,我問裡面是什麼。家,他說。「我和內人和三個孩子住的地方。」我決定讓豐泰成為我們台灣事業的基石。一直到現在豐泰都還是NIKE的重要夥伴,這段會讓你更加堅信在創業的道路上,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菲爾很懂得尋找對於鞋子或是運動有者共同信念的夥伴,像是對營運很有想法的伍德爾及夠瘋狂賣力的業務強森等,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在拓展每個新據點的時刻,都是在考驗執行長的智慧與領導能力,這與先前讀的《40歲一定要養成的關鍵習慣》,要有「說服他人行動的能力」相呼應。
在組織成長時,無法避免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菲爾雖然沒有學過管理課程,但在管理哲學上屬於授權式管理,書中他常提到「不要告訴人們如何做,而要告訴人們做什麼,讓他們用成果帶給你驚喜。」,當然這是要以有共同信念與理想的狀況為前提。
在書中許多橋段,當他遭逢困難或挫折時,菲爾他就會長跑個10公里,然後再回到事業繼續向前,每每讀到這幾段都能夠更深刻體會菲爾所說的:跟著志業走,疲憊會比較容易熬過去。菲爾告訴自己:人活著就要成長,不成長便死亡。
或許你很難想像,菲爾那個年代人們不像現今的我們把跑步、上健身房等,當作是生活上在一般不過的日常,但是他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這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跟信念。這也反應他在初期面臨日本鬼塚(Onitsuka)拖延交貨甚至是想併吞時的那種不屈不饒的決心。
書中有幾段很有意思的地方,分享給大家:
🚩 如果我們公司哪天倒了,我想,原因絕不會是害怕失敗。並非我們以為自己不會失敗;事實上,我們深信我們會。但一旦我們真的失敗了,我們有信心能很快站起來,從中記取教訓,下一次會做得更好。
🚩 運氣扮演了吃重的角色。我想要公開坦承運氣的威力。運動員要靠運氣,詩人要靠運氣,生意要靠運氣。努力不懈至關重要,好的團隊不可或缺,頭腦和決心無比珍貴,但決定結局的或許是運氣。有些人可能不把它稱為運氣,而是稱為道、理、智或法。或是天意。或是靈。
NIKE成立於1964年,很難想像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沒有手機,彼此溝通都是透過書信往來的年代,菲爾起初只是從一個環遊世界的想法,在經歷賣教課書、基金,到最後找到自己最熱衷的事SHOE DOG,嚴格來說NIKE不過是菲爾將熱衷的事物具現化出來的一個品牌罷了。
有時回想或許是亞洲人無法像歐美人這般的灑脫,趁年輕無枷鎖時藉由旅遊打工,認識自己也體驗人生。菲爾的成長家庭並不富裕,對比多數從小優渥的企業家二代,他的成功靠的真的是信念與熱情,所以書中會不斷提醒年輕人要努力找尋自己的「志業」。
最後,個人很喜歡看名人傳記,像先前介紹過的《鋼鐵人馬斯克》、《貝佐斯傳》或《Airbnb創業生存法則》等,這些都是在講述從默默無名到創業成功的歷程與艱辛事蹟;從書中彷彿可以身歷其境當時的時空背景,體會創業時的種種困難與挑戰,體會人才管理與用人哲學的心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習這些成功企業家所散發出來的特質與眼界。
#閱讀筆記 #B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