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

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
📖 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位台灣老師的德國教育大震撼

《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這是本少數看過的育兒類書籍中,會一翻在翻書中精闢分析的書,與其要說他是本講述德國幼稚園的幼教理念,不如說他是本從學齡前小孩的「行為學」為出發點,設計符合各年齡層應該要有的自理與獨立,當然也包含了情緒管理與生活探索。

書中用了很多的現場案例來做為想法的輔助說明,作者觀察比較台灣與德國幼兒園,在教養的特色與概念是甚麼?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在這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腳色,而不能只是把幼兒教育的責任都丟給學校。

我們都明白基本自理能力之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對忙碌的現代父母而言,理解和實踐卻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尤其當時間與生活壓力同時出現時,很容易帶到走心。而書中提到一段話,當幼齡孩子開始學一樣新技能時,過度或過早地提出糾正,都會使得孩子習慣「自己總是錯的」,日後可能會相對依賴他人的指正才相信自己做得正確,這種現象也很常出現在虎媽虎爸的家庭中。

最後,在本書中有一個觀點,很值得玻璃心的爸媽們省思,德國老師們會根據孩子的年紀決定孩子要負責任的事項。當父母或老師決定好哪些是孩子份內自己應該完成的事項,堅守原則是第一要件,不能輕易因為外在因素,一再的破例或是幫孩子完成。

書中有提到幾個很不錯的段落,分享給大家:

🚩 德國老師這樣做 | 孩子幫倒忙時,以鼓勵「做到」代替責怪「做錯」的地方 孩子的責任心,不會一夕長大。幼齡的孩子,往往會有很多想做的事,父母若能從小鼓勵孩子負責一些能力所及的事情,讓他有參與感和成就感,並堅持原則,絕對比日後三催四請地要求孩子學會負責來得輕鬆。對於孩子應該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能輕易妥協。父母若試圖解套,孩子就會知道, 趕時間時,很多事可以不用照著做,或拖到最後再做……

🚩 德國老師這樣做 | 愛小孩,也教他學會去愛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練習在想到自己之後,也能夠想到別人。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透過照顧嬰兒玩偶來培養同理心;而大一點的孩子,就透過討論讓孩子練習察覺到他人的不同情緒,慢慢帶領孩子跳脫從凡事只想到自已,擴大到關心身邊周遭的每一個人。孩子對生命和愛的理解來自生活上的小舉動,每個親吻、擁抱、溫暖的微笑……都是向孩子傳達愛的訊息。

🚩 德國老師這樣做 | 孩子的意見都會被認真聆聽,而不只是形式上的開明 德國人卻認為,以學習這一面向來說,不聽話的學生,反而可能學得更好!因為學習的能量來自於一再探究問題的根本,找答案的過程,往往比找到答案本身更具意義,因為孩子會記得摸索過程中的每一步,而這樣的歷程可以帶領他們找到更多問題的答案。所以,如果孩子有話要說,不管論述內容的深淺,都應該鼓勵孩子表達,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跟世界對話,藉由自由對話的練習,逐步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 尊重孩子個別特質,沒有模範生這道理──孩子該學會的是珍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符合大人理想標準 讓孩子在人生中找到「想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唯有「想做」的能量會帶來熱情,引領我們繼續前進。當孩子沒有被賦予相對的時間瞭解自己,即便達到他人眼中的成功,仍可能對人生感到茫然,對自我價值感到懷疑。

【後記】

會對這本書的內容這麼有共鳴,也或許小孩正在這個成長階段,很多行為上的表現與父母應該要有的態度與堅持,透過本書的案例與探討,會有很多共鳴與想法,當然帶小孩不能照書養,很多心法還是要父母自己內化後在轉換成適合小孩的方式。

台灣近十年開始也慢慢有提倡「開放式教育」的教學方式,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有點像華德福的概念,目的不是要讓小孩學到多少知識,而是從自然與生活日常中,學會自理、自信與獨立。 在現今少子化的社會,如何培養出在面對困難、壓力時,油然而生的是勇氣而不是自我懷疑,這點會比起他學了多少知識來的更為重要。

而父母的工作就是要讓孩子建立自信,必須適度放手,讓他們多方嘗試,並學習如何自主解決問題。

#閱讀筆記 #B019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